【科普】腸道的守護神——腸道幹細胞
我們的腸道是一個同心管 ,在解剖學上講,從胃到肛門的連續管是由小腸和大腸組成 。小腸包括十二指腸 、空腸和回腸 。腸壁由四層組成 :最內的粘膜層(上皮層) 、粘膜下層 、固有肌層和最外的漿膜層 。哺乳動物腸道上皮是單層柱狀上皮結構 ,包含吸收型細胞和分泌型細胞 ,這兩類細胞定義了腸道器官的兩個主要功能 :分泌功能和吸收功能 。分泌型的細胞分泌激素 、粘液和抗微生物肽等 ,對微生物 、毒素和抗原等起到重要的屏障防禦作用 ;吸收型細胞的作用是吸收食物中的營養成份 。
一
、腸道幹細胞
在腸道中 ,突起的腸絨毛之間存在一些內陷 ,稱為隱窩 。腸道幹細胞則位於隱窩基底位置 ,與潘氏細胞相間排列 。Barker等人在2007年發現一類腸道幹細胞特異性標誌物Lgr5 ,自此為腸道幹細胞的相關研究提供了幹細胞體內追蹤的研究策略 ,即譜係追蹤策略 。這是一種通過對一類細胞的特異性標誌基因進行標記從而揭示其後代細胞命運的技術 ,極大地促進了我們對腸道幹細胞的理解 。
二
、腸道幹細胞可塑性
研究者發現當發生腸道急性損傷導致Lgr5陽性腸幹細胞缺失時 ,腸道會觸發再生反應以恢複自我更新 。在幹細胞損傷期間 ,隱窩的細胞是高度動態的 ,來自不同譜係存活的非腸幹細胞可以回到隱窩基底的位置 ,在那裏它們可以恢複到表達Lgr5的幹細胞狀態 。此時 ,新的幹細胞開始快速增殖來補償丟失的細胞數量 ,使得腸隱窩細胞數量發生短暫擴增以及隨後產生隱窩裂變來重新填充腸道組織受損的部位 。
三 、腸道幹細胞與其微環境
如前所述 ,腸道幹細胞位於隱窩的底部 ,在小腸中與潘氏細胞相鄰 。在那裏 ,腸道幹細胞被含有各類信號因子的環境所包圍 ,同時與腸上皮頂端接觸到的菌群代謝物和食物營養素組成的外環境,共同塑造了腸幹細胞的上皮側微環境 。與此同時 ,在腸上皮下層存在的眾多微環境細胞(包括基質細胞及免疫細胞等)共同構築了基底側微環境 。該微環境的細胞群產生信號通路相關配體和可溶性細胞因子 、趨化因子和生長因子 ,調節幹細胞的行為 。一些關鍵信號通路如Wnt和R-spondin信號對腸道幹細胞的自我更新和增殖至關重要 ,而BMP信號平衡著幹細胞的維持或分化命運 。其中 ,分化後沒有向上遷移而是定居在隱窩底部的潘氏細胞產生的微環境因子是維持鄰近幹細胞幹性的必要信號 。此外 ,Yilmaz等人的研究還提出潘氏細胞還可能是腸道幹細胞感受外界營養的“傳感器” ,以感受器的方式促進幹細胞行使正常功能 。
四 、腸道幹細胞與類器官
Sato等人在2009年建立了一種稱為類器官的3D培養方法 。這種三維培養技術使成年哺乳動物幹細胞顯示出其顯著的自組裝特性 ,所產生的腸上皮細胞有極性地有序排列 ,具有類似隱窩 、絨毛樣的結構域 ,包含腸上皮中的主要細胞類型 ,並保留了營養吸收和屏障功能等功能性特征 。在該係統中 ,腸道隱窩甚至單個Lgr5陽性幹細胞可以在Matrigel基質上用包括R-Spondin1 、Noggin和EGF等微環境因子的培養基形成腸類器官 ,並能進行長期培養 。值得注意的是 ,腸類器官隻包含上皮組織的細胞類型 ,不包含腸道內基底組織等微環境細胞 ,但可以通過與基質細胞 、免疫細胞共培養等方式對腸類器官進行優化 。
腸道類器官可以用來模擬腸道器官的發育以及腸道疾病的病理過程 ,腸道類器官技術已經被應用在多個腸道相關疾病研究中 。有研究表明 ,腸腺瘤中的Lgr5陽性細胞可產生所有其他腺瘤細胞類型 。因此 ,類器官培養係統已成為探索腫瘤生物學的一種有希望的新工具 。全外顯子基因組測序表明 ,結直腸癌腫瘤細胞的突變譜和拷貝數變化在類器官中得到了忠實的再現 。另外 ,我們的腸道因為其所處的微環境不斷受到細菌和毒素的挑戰 ,其不可控性和複雜性使得利用動物模型在體內模擬該病理過程有很多的限製因素和不確定性 。利用類器官技術模擬細菌與腸上皮細胞的相互作用或毒素誘導的腸上皮損傷 ,相比動物模型更容易操作 。同時可以消除人與動物之間的差異 ,更具代表性 。
此外 ,腸道類器官在再生醫學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類器官還可以用於構建腸道遺傳疾病模型 ,患者來源的類器官有望實現個性化的藥物預測 ,基於類器官的細胞移植可以補充受損腸上皮 ,類器官還可與基因編輯技術相結合用於基因治療等(圖4) 。
五 、腸道幹細胞與疾病
腸道幹細胞作為腸道更新和維持的重要角色 ,與許多疾病的致病機理密切相關 。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將腸道疾病與幹細胞缺陷聯係起來 ,為我們能更好的理解和治療腸道疾病提供了更多的維度和可能性 。
參考文獻
1.de Sousa E Melo F, de Sauvage FJ. Cellular Plasticity in Intestinal Homeostasis and Disease. Cell Stem Cell. 2019;24(1):54.
2.Zhao Q, Guan J, Wang X. Intestinal stem cells and intestinal organoids. J Genet Genomics. 2020;47(6):289.
3.Clevers H. Modeling Development and Disease with Organoids. Cell. 2016;165(7):1586.
4.Tuveson D, Clevers H. Cancer modeling meets human organoid technology. Science. 2019;364(6444):952.
5.Barker N, van Es JH, Kuipers J,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stem cells in small intestine and colon by marker gene Lgr5. Nature. 2007;449(7165):1003.
6.Santos AJM, Lo YH, Mah AT, Kuo CJ. The Intestinal Stem Cell Niche: Homeostasis and Adaptations. Trends Cell Biol. 2018;28(12):1062.
7.張馨文,王海方 & 劉誌華.(2016).潘氏細胞在腸道穩態中的作用. 生命科學(02),275.
8.Wang R, Li H, Wu J, et al. Gut stem cell necroptosis by genome instability triggers bowel inflammation. Nature. 2020;580(7803):386.